一、宏观经济
1、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跨周期调节措施,推动外贸稳定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鼓励银行有针对性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部署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实施工作。要支持企业抓住协定实施的契机,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发展水平,倒逼国内产业升级。鼓励企业用好成员国降税、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和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口。
2、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转换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央视新闻:12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上海市税务局、广东省税务局、北京市税务局、江苏省税务局等相继发布通告,要求此前尚未关注自身涉税问题或自查整改不到位的明星艺人、网络主播等,抓紧对照税法及有关通知要求进行自查,并于2021年底前向税务部门主动报告和纠正涉税问题。
二、金融市场
1、央行:网传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陈耀明私印同号钞2万亿为谣言。人民币印制发行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标准,央行一直依法依规开展相关工作。对造谣、传谣行为严厉谴责,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2、商务部:1-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403.8亿元,同比下降2.9%。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增长;多个领域对外投资保持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增多。
3、上证报:今年以来,银行融资已经超过2万亿元,扣除存续债券到期偿还量后,全年净融资预计超过万亿元。上市银行通过IPO、定增、配股、可转债四种方式,全年合计募资约为1431亿元,占比分别为11%、28%、19%、42%。已披露预案待实施的再融资规模也有1300亿元,其中可转债发行热度不减,规模达850亿元,配股融资达230亿元。
4、中基协:截至11月30日,公募基金数量达9152只,环比增长183只;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5.32万亿元,环比增加9141.88亿元。截至11月30日,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5、证券时报: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表示,随着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政策效果的显现,前11个月债券市场新增违约发行人20余家,达到近三年来最低水平;但受大型企业债务违约的影响,债券市场合计违约规模将近180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违约水平,债券市场债务违约呈现“一增一减”特征。业内称,明年境内外宏观政策组合多空交织,境内债券市场对境外资金的吸引力会有所减弱,外资净流入的步伐或将放缓。
6、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目前,绿色信贷有14万亿左右,但是绿色债券只有1万亿左右,绿色债券规模体量还是太小。债券市场下一步会成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国际化以及更多国际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重要领域,要更多地想办法去开发推出更多的绿色债券产品,给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好的ESG投资选择。
三、地产聚焦
1、法治日报:最高法日前发布新规,“法拍房全面限购”靴子落地。专家称,法拍房有时看上去价格低于市场价,但其本身存在一些风险。是“捡漏”还是“巨坑”,还得三思而后行。即便堵住了限购的漏洞,作为购房者,在参与法拍前也要做足功课。
2、中证报:今年22个城市均已实施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整体上看,近期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虽然底价成交占比较多,溢价率指标继续在低位徘徊,但土地流拍现象已较前期有所改善,市场出现趋稳势头。
四、国资动态
1、财政部: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7.3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利润总额4.14万亿元,同比增长40.2%。11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3%,与上年持平。
2、国资委: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赣州市人民政府等进行相关稀土资产的战略性重组,新设由国务院国资委控股的新公司。本次重组后,控股股东仍为五矿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中国五矿变更为新公司。
3、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决定将上海两大国有创投企业,上海科创集团和浦东科创集团联合重组。联合重组后,新上海科创集团资本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元,累计直接投资项目超过360家,参股创投基金超过160家,参股基金投资项目超过1800家,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51家,约占科创板上市总数的13%,占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的86%,进入全国国有创投企业第一阵营。
- 研报精粹
中泰证券研究称: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国际外循环方面受到“供给冲击”,而且在内循环方面,也面临不畅,尤其2022年可能在就业上会有比今年更大的压力。这需要通过扩大民企投资和鼓励居民消费来顺畅内循环。因此,为了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2022年GDP增速在5%以上的目标,一定要推出一些“超预期”的举措,才能改变预期转弱的局面。